游客
题文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分裂”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这一活动:
【历史溯源】
(1)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什么?
(2)美国《世界日报》当地时间4月20日发表社论《玉树“震出”了汉藏一体携手团结的新高度》感叹道:“一场空前的灾难,反而让中国有机会展现出汉藏一家、相濡以沫的同胞情谊,令人难忘。”请列举历史上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一 例史实。
【政策探寻】
(3)唐太宗曾 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地区又实行什么政策?
【现实调查】
(4)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党中央还实施了哪一发展战略?
【活动感悟】
(5)你在这次探究活动中有何感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1)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简述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2)为了实现“有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梦想,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努力。什么事件最终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材料二

(3)图1标志着中国人民什么梦想的实现?为了追求新的梦想,图2中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材料三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正确的道路。——《深圳特区报》
(4)进入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应该走什么道路?
(5)结合以上材料,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探索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
【绝处逢生】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佩里舰队到达日本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新州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工厂主希望实行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不能解决的程度。经过4年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表彰这位农奴解放者的功劳。”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危机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
【险象环生】
材料四

(4)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图片一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浴火重生】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六

(5)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
(6)材料六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
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⑴图一、图二分别让你能联想到哪些重大的思想运动?
【政治篇】

⑵根据图三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加以确立?
【改革篇】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1883年,日本人在东京的鹿鸣馆仿照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活动。

⑶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⑷材料三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改革哪一改革措施?

简答题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17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就一代又一代为之努力奋斗,苦苦探索。回望这段历史能给我们以启迪和信心。
材料一

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材料三: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歌谣
材料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材料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它前期的口号是什么?它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的指导思想?这次革命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是秋收起义后红军队伍中的传唱的歌谣,这次起义是谁领导的?它建立的中国农村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哪里?
(4)阅读材料四,这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首先从哪个领域开始?我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是哪一个?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自此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材料二: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已经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 , 与人交流。……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
材料三: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这场革命,人类在更多的领域取得了重太突破,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1) 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 ? 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2 分 )
(2) 材料二中的“电灯照明”、“飞机在空中翱翔”分别得益于谁的发明 ?(2 分 )
(3) 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什么社会 ? 举出—个“重大突破”的领域。 (2 分 )
(4) 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1 分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