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0≤H0<H1<H2<90°,根据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A.该地可能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 B.该时段直射点可能两次过赤道 |
C.该地该时段白昼先变短后变长 | D.该地该时段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问题。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四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 ( )
A.先变快再变慢 | B.先变慢后变快 |
C.越来越快 | D.越来越慢 |
“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
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
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
A.日月升落 | B.极昼极夜 | C.月相变化 | D.四季转换 |
“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网站出现了这样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十分必要。据此回答问题。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的低温区域 |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
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
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
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
该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问题。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 )
A.2 900<R<3 000 | B.3 400<R<3 500 |
C.3 900<R<4 000 | D.4 400<R<4 500 |
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副热带高压 | B.纬度位置 |
C.地形地势 | D.西南季风 |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黑子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 |
B.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干扰有线通讯 |
C.太阳活动可能导致航海过程中指南针失灵 |
D.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出现激烈天气现象的几率明显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