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冬季培育蔬菜的密闭温室中研究人员测得室内24小时CO2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和EF段CO2浓度没有变化,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呼吸作用速率;若在E点适当通风,光合作用速率将会              
(2)BC段CO2浓度明显上升,其原因是此时段植物细胞没有进行         作用;CD段CO2浓度增加缓慢的原因是温室内温度下降导致                
(3)24小时中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时段在            段。(填写图中字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旗叶是小麦植株靠近麦穗下端的第一片叶子,研究表明旗叶的生长发育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工作者对小麦旗叶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1)与D期相比,A期合成生长素的能力____(强、弱):与C期相比,D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
(2)若将A、D时期的旗叶分别置于光照和温度都适宜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检测:A时期旗叶叶肉细胞中会开始有_____积累;D时期旗叶的光合速率会_____(减慢、增大)。
(3)据表分析,从A到D,发现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CO2净吸收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____逐渐减弱:二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多,促进了____过程;三是气孔开放度____(增加、减少),促进了_____过程。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__________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理论上有______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hb的数量比是___。
(3)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与该精原细胞有关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曲线表示 的数量变化,B点后的细胞名称是
(2)图2中,细胞 处于图1中的OB段(不含B点)。
(3)图2中,细胞甲中有染色体 个,细胞丁中有染色单体 个。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的基因可与染色体 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4)图2中,丙细胞处于 期。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性染色体同型ZZ为公鸡,异型ZW为母鸡.当显性基因A存在时,鸡的羽毛可表现为芦花斑纹或非芦花斑纹,而基因型aa的鸡总是白色羽毛.羽毛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斑纹(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此基因.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1)纯种的芦花公鸡和纯种的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子二代中芦花鸡:非芦花鸡= ,其中非芦花鸡的性别是
(2)现有一只纯合非芦花公鸡与纯合的白羽母鸡交配,F1芦花与非芦花各占一半,F1自由交配得到F2.请回答:
①亲本中纯合非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 ,纯合的白羽母鸡的基因型为
②F2中非芦花:芦花:白羽的比例=
③某蛋场欲从F2中选取种鸡,在后代中从雏鸡的羽毛颜色就能分辨雌雄.则应从F2中选择表现型 的公鸡与表现型 的母鸡作为种鸡。

在某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2)该湖中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
(3)有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注人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脑垂体中的__________。
(4)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kg。
(5)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二恶英。自前已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__________发生基因突变。
(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__________。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较理想藻类是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上题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