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稳压电源(使用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一个、电阻箱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当电流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跟电阻R的关系为:P =kR(k为常量)”。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性实验:各种各样的镜子

(1)小组首先回顾了几个重要的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寻找蜡烛像的时候,用到物理学中 法.(控制变量/转换/等效)
(2)小马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凸面镜的光学镜子,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
①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一只凸面镜照射时,情况如图所示,可见凸面镜对光线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②小马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
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 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 .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
光屏上的像
玻璃后的像

很近

缩小
正立
较远

缩小
正立
很远

缩小
正立

(3)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 (虚/实)像.
(4)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2)在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若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在我们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首先,改变 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随之 (增大/减小/不变).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否还能看到 ,实验结论是: .此实验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A.喷烟或雾
B.使激光垂直纸板面入射
C.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

17世纪前,人们认为太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 (是/不是)单色光;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可以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 色;实验表明,A外侧的不可见光叫 线,它的热效应最显著.B外侧的不可见光最显著的特征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