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两则经典名句,与它们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C.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
C.蒸汽机的发明 |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
B.蒸汽机的发明 |
C.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 |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
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
B.东方的借鉴学习 |
C.正常的文化交流 |
D.封建主阶级衰落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含义是:
A.发现了美洲大陆 |
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
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
D.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