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应高尔基邀请,和妻子玛丽亚一起访问苏联。在日记中罗曼·罗兰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 ”。西方人对苏联抱有好感的主要原因有
①西方经济大危机的打击,法西斯主义兴起 ②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③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渐凸显 ④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内容的是( )
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 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 ④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2012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
A.教权高于王权 |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
C.德意志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
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
C.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钱财 |
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
下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
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