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为__________,乙装置为__________,丙装置为__________。
(2)甲、乙装置中,锌极上分别发生__________反应、__________反应。
(3)乙装置中,Cu2+浓度__________。
以下物质;(1) 溴乙烷;(2) 苯;(3) 聚氯乙烯;(4) 福尔马林溶液;(5) 油酸甘油酯;(6) 乙二醇;(7) 邻二甲苯(8)亚硫酸氢钠 (9)聚1,3-丁二烯(10)直馏汽油;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有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Fe2+、Al3+和Na+。某同学为了确定其成分,取部分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c(Fe3+)="0.2" mol·L—1 |
B.原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Cl—一定存在,且c(Cl—)≥0.2 mol·L—1 |
C.原溶液中SO42—、NH4+、Na+一定存在,CO32—、Al3+一定不存在 |
D.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其操作为: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水,无现象,再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 |
化合物X、Y、Z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每一步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B.钠与Y物质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 |
C.X与Y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X |
D.Z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CO(g)的燃烧热ΔH=-283.0 kJ·mol-1,则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 ΔH=-566.0 kJ/mol |
B.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
C.H2(g)+F2(g)=2HF(g);ΔH1="a" kJ/mol;H2(g)+Cl2(g)=2HCl(g);ΔH2="b" kJ/mol ΔH1<ΔH2 |
D.C(s)+H2O(g) ![]() |
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
B.CH4中的sp3杂化轨道是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形成 |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和p轨道混合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