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Mg2+、NO3−、SO42− | B.Fe3+、Na+、Cl−、SCN− |
| C.NH4+、Al3+、NO3−、Cl− | D.Ca2+、K+、Cl−、HCO3−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
|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
如图所示,a、b、c、d均为石墨电极,通电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烧杯中d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 |
| B.a、c两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
| C.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保持不变 |
D.乙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 |
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1 mol·L—1的甲酸溶液的c(H+)约为O.01 mol·L—1 |
| B.甲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 |
| C.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与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 |
| D.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3COOH | B.Cl2 | C.NH4HCO3 | D.SO3 |
下图表示可逆反应mA(g)+nB(g)
pC(g)在不同温度(T)、压强(P)下,生成物C的质量分数C%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正反应热效应及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m+n<p
B.吸热反应,m+n>p
C.放热反应,m+n<p
D.放热反应,m+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