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_________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 _________ (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
答: ___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浩提出了“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为此他选择质量大小不同但光洁程度相同的四个玻璃小球,先后让这四个小球由静止开始,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实验测得四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质量/克
时间/秒
l
10
3.15
2
15
3.15
3
18
3.15
4
25
3.15

(1)小浩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对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间的影响;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得到的结论是

如图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 V=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请根据图表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 cm、tAB= s、vAB= 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s1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电铃声音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实验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鼓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三个实验中,实验一表明 不能传声,实验二表明 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实验三表明 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
4
8
12
16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cm/s.
(2)物块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cm.

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长度时,以上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铅笔的长度应为 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偏大/偏小/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