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待测小灯泡标有“3.8V”的字样.
(1)请将图中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要求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
(2)甲、乙二位同学分组实验时,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中(a)(b)所示的情况,请写出他们在使用电流表时存在的问题.
①甲同学的问题: _________ ;
②乙同学的问题: _________ .
(3)闭合开关后,欲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若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是2.5V,则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 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c)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_________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_________ W.
(4)若在实验中,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互换了位置,则小灯泡将 _________ (选填“不亮”、“很亮”、“正常发光”、“烧坏”).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小明由此提出问题: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的猜想是:
猜想一: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选择了甲、乙两种晶体进行实验,其探究过程如下:
(1)取一定质量的晶体甲,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加热,得到了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晶体甲熔化过程大约持续的时间t1=_______min.
(2)取______________,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加热,记下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t2.
(3)比较t1和t2,若t1和t2不等,则说明猜想一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某同学做了有关声音的实验,步骤如下:
(1)取8支相同的玻璃试管.
(2)在试管中分别加入数量不等的水,如图所示,分别从管口向管内吹气,结果发现,不同水量的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是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以此类推他得出结论:若是向热水瓶中灌水时,瓶中的_______(选填“水”或“空气”)振动发声,水瓶中灌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
(3)他又发现用细棒分别敲击试管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由此他想: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腹
部时,听其发声判断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其依据是 ( )
A.声音的音调 | B.声音的响度 | C.声音的音色 | D.都可以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E甲、乙中,图_______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_______同时发生.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
我校初二(1)班的同学想进行“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请问该实验:
(1) 需要选用的实验器材是:
(2)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纸锥下落速度的表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