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苗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在的原因是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4)通过实验探究,他们发现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5)通过对农业生态园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他们还发现,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蔬菜幼苗,可以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你分析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紫背天葵是一种保健型蔬菜,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实验变量是
(2)作出的假设是
(3)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③将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的试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1)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上述试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是为了
(3)培养一段时间后,成活插条切口处长出的根称为
(4)请根据上表,设计验证“某一变量对菊花扦插成活率影响”的试验步骤。
(5)某同学利用上表中的变量,分组探究“影响插条成活率因素”,请帮助他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各组实验数据。

设计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制定计划:
(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了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2)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3)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4)实验结束之后,该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5)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还有很多,如:(填1种即可)。

阳光生物兴趣小组分别选出大米和小麦种子各100粒做萌发实验,7天后发现大米都没有萌发,而小麦的萌发情况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时间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
总计
萌发种子数
0
5
18
20
29
7
0
79

(1)大米都没有萌发的原因是
(2)小麦的发芽率是%。这种小麦种子能否用于播种?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花盆中正常生长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是:
①将此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2小时;
②将甲、乙、丙三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小烧杯进行水浴加热;
③清水漂洗后,将叶片分别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甲叶片遮光部分与非遮光部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变量是
⑵由于乙叶片和丙叶片所在的透明玻璃瓶中溶液不同,使瓶内空气成分不同,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空气中的
⑶步骤②叶片进行水浴加热时,小烧杯中的液体是,其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
⑷步骤③滴加碘液后,整片叶都变蓝的是(“甲”、“ 乙”、“ 丙”选填),说明该叶片能制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