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1)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2)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性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________(一致、不一致)。
(3)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甲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该植株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未分离。
④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上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如右图所示是一个遗传病的系谱(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为显性,a为隐性)。

(1)该遗传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
(2)Ⅱ3的基因型是
(3)如果Ⅲ10与Ⅲ8结婚,属于结婚,出生病孩的概率为
(4)如果Ⅲ10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为

右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示中,DNA的模板链是
(2)转运RNA的功能是
(3)图示中DNA片段决定个氨基酸,共需个转运RNA来运载。
(4)图示中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叫做,核糖体上发生的过程叫

下图简要表示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五个生理过程(分别用过程:A—E表示),请回答:
过程:

(1)A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该过程是在叶绿体的上进行的,它为B提供
(2)D过程表示的是需氧呼吸的第阶段,该过程是在线粒体的中进行的。
(3)能同时进行以上所有生理过程的生物为

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基础是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添加无机盐,但要注意无机盐的,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