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我国各民主党派陆续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结过去经验时,各民主党派不约而同地提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政治保证。在明确未来发展目标时,各民主党派坚定不移地表示,要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相向、行动上同心相行。
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6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曾以头号世界强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但“中国梦”从未泯灭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实现2l世纪“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材料二: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材料: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利用春节、国庆日、建交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积极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开展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中国重视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意义。
(2)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材料: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请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材料: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01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时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在当代中国,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