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1)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2)实验过程: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给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3)实验结果:
a. 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有机物的基本元素,可形成链式或环式结构,在一个二十三肽的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23 个
②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与甲状腺细胞结合,是由于甲状腺细胞有特定的膜蛋白
③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④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A、T、G、C、U五种碱基
⑤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催乳素都含有肽键,均可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
A. 1项 B. 2项 C. 3项 D.4项
选做题(任选一道,两题都答,按第一题处理)
选做A: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的双缩反应。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收蛋白质。备选选材料:0.1 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O4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实验步骤:
①取2支试管,编号1、2。
②在1、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蛋清液、唾液。
③
④观察2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
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
选作B: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验证酶的功能特性的几组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液,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试管组别 |
实验处理 |
||
加入3%H2O2(mL) |
温度 |
加入试剂 |
|
试管1 |
2 |
常温 |
2滴3.5%FeCl3液 |
试管2 |
2 |
常温 |
2滴20%鲜猪肝液 |
试管3 |
2 |
常温 |
/ |
试管4 |
2 |
0℃ |
2滴20%熟猪肝液 |
试管5 |
2 |
(1)若要验证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2)在1至4号的对照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3号;在1~3号实验组中属于自变量的有。
(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则5号试管的实验处理方法是,5号试管与2号试管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从而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
下图表示某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片段:
(1)图中1表示________2表示________。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_。
(2)3有____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分子中3与4是通过________连接起来的。
(4)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N废物的是______________。
(5)假定该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分子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子一代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子二代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两点)。
(2)为了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图中),并画出结果C。
(3)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________作用。若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含有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在坐标图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60 min过程中,15N标记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分析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人们已经证实了DNA分子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自然界中的DNA并不以单链形式存在,而是由两条链结合形成的。
材料二:在1949年到1951年期间,科学家 Chargaff 研究不同生物的DNA时发现,DNA分子中的嘧啶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核苷酸的总数;即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但(A+T)与(G+C)的比值是不固定的。
材料三:根据R.Franklin 等人对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DNA分子由许多“亚单位”组成,而且每一层的间距为3.4埃,而且整个DNA分子长链的直径是恒定的。
以上科学研究成果为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奠定了基础。请分析回答:
(1)材料一表明DNA分子是由两条____________组成的,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总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T的总数和G与C的总数的比值不固定,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Franklin 等人提出的DNA分子中的“亚单位”事实上是________;“亚单位”的间距都为3.4埃,而且DNA分子的直径是恒定的,这些特征表明______________。
(6)基于以上分析,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各对应碱基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并成功地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