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元素A、B、C、D、E、F均属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的一半,C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C显正化合价;E的M层电子数是N层电子数的4倍,F的内部各能层均排满,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原子基态时电子排布式为 。
(2)B、C两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为: > (用元素符号表示)。试解释其因: 。
(3)任写一种与AB_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
(4)B与C形成的四原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其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
(5)F(OH)2难溶于水,易溶于氨水,写出其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
(6)D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其化学式为 ,∠EDE= ;E的配位数是 ;已知晶体的密度为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晶胞边长a= cm.(用
、NA的计算式表示)
(18分) 0.1 mol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各0.6 mo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该烃不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若该烃能使溴水褪色,且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此烃属于_______ 烃,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
(1)键线式表示的分子式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
(2)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基的4个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装置中,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瓶、_________、_________、尾接管、锥形瓶。
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右图。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____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浓度均为0.1mol/L的8种溶液:① HNO3② H2SO4③ CH3COOH④ Ba(OH)2⑤ NaOH⑥ CH3COONa⑦ KCl⑧ NH4Cl,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由环己烷可制得1, 4 – 环己
二
醇,下列有7步反应(其中无机产物都已略去),试回答以下问题:
(1) 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有。
(2) 化合物的结构简式:B,C;
(3) 反应④所用试剂和条件是;
(4) 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
反应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