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15℃~125℃之间,其他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乙酸
1−丁醇
乙酸丁酯
98%浓硫酸
沸点
117.9℃
117.2℃
126.3℃
338.0℃
溶解性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微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与水混溶

 
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乙酸丁酯的原因:乙酸丁酯的沸点高
B.不用水浴加热是因为:乙酸丁酯的沸点高于100℃
C.从反应后混合物分离出粗品的方法:用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由粗品制精品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加吸水剂蒸馏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Fe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11.2 g B.16.8 g C.19.6 g D.22.4 g

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为了治理污染,常通入NH3:利用NOx+NH3―→N2+H2O反应来治理污染。现有NO、NO2混合气体3 L,用同温同压下3.5 L NH3恰好使其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1∶3 D.1∶4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溶液时,下图所示的电解变化曲线合理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醮取待测液滴在 pH试纸(置于表面皿内)上测溶液的pH
B.烧瓶、锥形瓶、烧杯加热时都要垫石棉网
C.制备Fe(OH)3胶体时,应往沸水中加饱和FeC13溶液,并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现红褐色为止
D.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用质量均为100 g的Cu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稍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电极的质量相差28 g,此时两电极的质量分别为

A.阳极100 g,阴极128 g B.阳极93.6 g,阴极121.6 g
C.阳极91.0 g,阴极119.0 g D.阳极86.0 g,阴极114.0 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