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15℃~125℃之间,其他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乙酸 |
1−丁醇 |
乙酸丁酯 |
98%浓硫酸 |
沸点 |
117.9℃ |
117.2℃ |
126.3℃ |
338.0℃ |
溶解性 |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
微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
与水混溶 |
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乙酸丁酯的原因:乙酸丁酯的沸点高
B.不用水浴加热是因为:乙酸丁酯的沸点高于100℃
C.从反应后混合物分离出粗品的方法:用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由粗品制精品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加吸水剂蒸馏
可逆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为了有利于Z的生成,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A.高温高压 | B.高温低压 | C.低温高压 | D.低温高压 |
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途述,可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使用铁触媒,使N2和H2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氨 |
B.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
C.5000C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
D.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
在合成氨时,可以提高H2转化率的措施是()
A.延长反应时间 | B.充入过量H2 | C.充入过量N2 | D.升高温度 |
合成氨所需的H2可由煤和水蒸气反应而制得,其中一步的反应为:
CO+H2O(g)CO2+H2(正反应放热),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A.增大压强 | B.降低温度 | C.增大水蒸气浓度 | D.增大CO浓度 |
在合成氨工业中,为增加氨的日产量,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不断将氨分离出来 | B.使用催化剂 |
C.采用500![]() |
D.采用10~30MPa的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