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某同学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上1、2、3、4、5、6、7、8,测量并计算出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下表:

 
x1
x2
x3
x4
x5
x6
x7
距离(cm)
3.52
3.68
3. 83
3.91
4.16
4.32
4.47

该同学分析数据后发现有一距离计算错了,这段距离是        (填符号).该同学剔除该数据后,利用其它6个数据正确计算出了加速度.该同学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 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m·s-2)
0.69
1.18
1.66
2.18
2.70

①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下图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

②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对照本实验提供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则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km/s.

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则两星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

“神舟”六号飞船在预定轨道上飞行,每绕地球一圈需要时间约90 min,每圈飞行路程约为L=4.2×104 km,地球半径为6.37×103 k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得地球质量为_________.

一颗以我国物理学家吴健雄命名的小行星,半径约为16 km,密度与地球相近.若在此小行星上发射一颗绕其表面运行的人造卫星,则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________.(地球半径R="6" 400 km)

截至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在航天领域已“过六关”,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过了这六关,就可以真正称为航天大国了.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它的运转周期是114 min,轨道半径平均为7 782 km,由此计算得地球质量为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