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同学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时代的风貌。观察下面两幅照片,我们可以得出的最准确结论是
| A.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
| B.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逐渐被个人主义所取代。 |
| C.由个人崇拜、教条主义趋向思想解放,个性凸显。 |
| D.反映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
| C.立贤优于嫡长子继承制 |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
2011年8月,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及由AAA下调至AA+,这就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并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蔓延相互交织。与之相对,新兴经济体则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力。高收入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人均收入的趋同速度,正驱使双方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惊人的差距。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A.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呈现全面衰落之势 | B.新兴经济体国家开始主导国际经济格局 |
|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进一步加强 | D.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已领先全球 |
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做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 D.斯大林模式 |
下列文艺作品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 A.《离骚》《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 |
| B.《红楼梦》《人间喜剧》《向日葵》 |
| C.《诗经》《西风颂》《播种者》 |
| D.《等待戈多》《格尔尼卡》《蓝色多瑙河》 |
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 1860年 |
1870年 |
1900年 |
1970年 |
| 大不列 |
大不列颠 |
美国 |
美国 |
| 法国 |
美国 |
德国 |
苏联 |
| 美国 |
法国 |
大不列颠 |
日本 |
| 德国 |
德国 |
法国 |
德国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得益于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
B.美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赶超英法
C.日本战后迅速崛起与美国关系密切
D.全球化使二战美苏两大市场联系逐渐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