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核中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
| B.DNA复制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ATP等 |
| C.DNA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
| D.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
| B.毒性过强不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
|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
|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在某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海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比例为1∶1) ( )
| A.1 000人 | B.700人 | C.900人 | D.800人 |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
| B.自然选择导致有利变异不断定向积累,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可遗传变异 |
|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 |
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
| B.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得到的种子胚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
| 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
| D.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因为该过程并没有新的基因产生 |
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 C.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使得该种群产生了适应性变异 |
|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