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加快发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是实现伟大中国梦,谱写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举措。
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贸区将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如对投资与贸易由“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重监管、轻审批”、拟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如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等、拟采取税收优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相应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
材料二 国务院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又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说明试验区制定特殊政策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政府应如何行使其职能。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为加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上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表(表1)、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表2)
表1: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九五”期间
“十五”期间
“十一五”期间
GDP增长率(%)
8.3
8.8
11.2
税收增长率(%)
11.4
15.5
21.8
税收弹性系数
1.37
1.76
1.95

注: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表2: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0.21~0.27
0.4
0.463
0.469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有关专家指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与减税密不可分,当前需要“放水养鱼”,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释放经济的增长能量。
材料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但是它的推行却困难重重,像酒楼做出的一桌饭菜,成本要素的价格是隐蔽的和不稳定的,税务部门要对一个服务产品的增值额进行核算很困难。为此,国家把上海作为先行试验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北京、天津和广东等地推广,采取“分档分行业税率”等具体措施加以落实,使这项改革在曲折中得以前进。
(1)结合材料一,请对我国的税收弹性系数和基尼系数作出简略判断。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营改增”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我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占比

注:2011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与发达国家1971年的水平基本相当,也和当前东亚、东南亚国家的结构基本相当。我国目前总体上正在由工业化的中级发展阶段向高级发展阶段过渡。
图2: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生产总值全国占比

图3:2002-2011年城镇化率

注:发达国家城镇化率通常为80%。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处于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1)结合材料,分别指出图1、图2、图3包含的经济信息
(2)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科学发展。

2013 年 2 月 5 日,国务院批准转发了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 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


低收入组(元)
中等收入组(元)
高收入组(元)
高低收入组收入比(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354
22419
51456
4.97∶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316
7041
19009
8.21∶1
城乡居民收入比
4.47∶1
3.18∶1
2.71∶1
22.22∶1

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该系数是反映一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通行指标,系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差距越大)为 0.474,高于 0.4的国际警戒线。
材料(含注)反映了我国存在的哪几类收入差距问题?(4 分)请你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初次分配环节和再分配环节提出至少五条合理化建议。(10 分;请注明建议所属的分配环节,否则不给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的制造、消费大国,同时电动自行车也是中国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制造成本低,售价一般在两三千元左右;使用成本较低;而且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尤其对城市短途出行的人群最为合适。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电动自行车成为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

材料一有一对夫妻,是国内最早一批下岗的职工。下岗以后,先是丈夫出去摆了个修鞋的摊子,没多久妻子也出去摆了个修鞋的摊子。夫妻两人脾气不错,生意一直很红火。过了几年以后,夫妻开了一家皮鞋专卖店,雇工经营,鞋店的名字就是丈夫的名字。由于夫妻待人和蔼,皮鞋店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1)修鞋摊和“夫妻店”的经济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材料二近期,“温州之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温州传统制造业转型之痛的真实写照。2011年上半年生产制造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等多重挑战。而温州大多数制造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型的企业,上述因素直接加重企业负担,温州已经有两成左右的企业陷入停工和半停工状态。为此,不少民营企业家呼吁:希望中央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一定要尽快出台,现在中小企业的处境是急需输血,如果输血晚了,救也救不回来了。
(2)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经营”的相关知识评析民营企业家的这一呼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