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2月6日,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四川省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个刚刚在十八大上当选的中央候补委员,由此成为十八大后首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事实上,在十八大之后,中央新领导层就反腐倡廉话题措辞严厉、高调表态,从座谈商议治贪之路,到制规整顿领导干部作风。“反腐”也被媒体解读为新领导层工作开局的“突破口”。而在中央高层厉声反腐之际,各地方“一把手”也纷纷表态,呼应来自高层这股“反腐新风”。从中央到地方,一场反腐治贪的风暴在中国掀起。
据参考消息网2014年4月15日报道,香港中美聚焦网4月11日刊登题为《习近平的反腐运动进入关键阶段》一文,作者为美国克莱尔蒙特麦克纳学院教授裴敏欣。文章称,自从2012年11月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习近平把很大一部分新获得的政治资本用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雄心勃勃、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计划,另一方面是力度很大的反腐运动。文章称,习近平反腐运动的力度能保持至今,出乎大多数观察人士的预料。许多人一开始猜测,中央会利用短期的反腐行动来清理队伍、争取民众支持。但是自习近平就任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一只“老虎”(高级官员)或几只“苍蝇”(中低级官员)落马。
文章称,习近平打击党内和国内腐败的决心得到了公众的极大支持。习近平面临的一个更艰巨的挑战是如何使反腐运动持续下去。实行法治,以及借助媒体和公民社会的力量,这是能够为良好治理奠定坚实基础的更有希望的做法。这种做法将提高透明度,降低官员监督的成本。
请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正在从以投资为主导,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变,老百姓可消费、能消费的选择更多了。然而,新的烦恼也产生了,每月的工资似乎总不太够用!单项看起来,电信资费、银行收费都在下调。但是,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了,原本单一的宽带上网费之外又增加了手机上网费;社区垃圾分类处理了,卫生费却上调了;买房的供房还贷压力大,没买房的房租年年涨……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人们的新烦恼。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并说明我们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

材料一:某校高二年级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某市农村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农村一些地方文化生活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一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九个月赌钱(打麻将、六合彩)”的现象普遍存在,算命、看风水等迷信活动十分突出。农村文化生活内容单薄、创新乏力,农村文化传播只有电视、广播、报纸等几种简单的形式,绘画雕刻、纺织剪纸、杂技花灯等传统文化的覆盖面不升反降,电脑网络、数字电影等文化形式进入缓慢、推广困难,更难见到创新农村文化形式的新举措和新尝试。
材料二: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解决“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意义。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影响及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下看中国精神,实质上就是如何看待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的本土文化,或者是民族文化的机遇和发展问题。
针对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请你为如何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提几点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