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来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使高考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某校高三(1 ) 班开展了以“我与高考”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晒账单
同学们收集了5份不同时期的高考账单,详见下表(单位:元)
大家倡议高考消费应该理性
(1)《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同学们的上述探究成果。
亮观点
此次改革将在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方面作出探索。同学们对外语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争议最大。赞成者认为:“现在高中学习的现实就是我们的学业负担太重,一年多考将使高考集中考试的科目减少一门,减轻我们的学业负担。” … … 担忧者认为:“一年多考会使我们轻视英语,弱化英语学习,不利于我们的全面发展。”… …
(2)清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双方观点的合理性。
献计策
教育部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实施意见将于2014年上半年出台。教育部要求各省份 2014 年年底前出台当地具体实施办法,江苏省高考方案正在研制过程中,即将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高考方案的决策过程。
(3)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决策,并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这种参与对个人成长的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2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率先发展的地区,在行政改革的道路上继续领先全国一步,他们善于“从剖析矛盾入手,以科学民主行政解题”,坚持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群众,坚持在发展中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不断破解各种矛盾冲突中获得新的发展。该省推行“幸福指数”,他们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为最重要的行政考核指标,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城乡统筹,打通城乡间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
结合材料,分析广东省的有益探索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进入21世纪,某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4年该市政府做出决策,启动“城市绿色工程”。7年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自燃技术等,该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该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2011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倾听百姓心声、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开展“走、转、改”活动,能够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012年9月23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一位院士的最后时刻”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你要寻找他,请西出阳关,伴着那骆驼刺,扎根那戈壁滩……”远在西北大漠,有一个以马兰命名的核试验基地,有许多人终其一生为打造我国的和平之盾而努力。林俊德,便是马兰人中的一员,他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他把祖国和人民的嘱托当做毕生努力的目标。在他生命的最后3天,忍着巨大的病痛,以惊人的毅力发起最后的冲锋,直至去世前5小时仍坚守在办公桌前,整理国防科研重大项目的资料,把生命的全部献给祖国。这就是“热爱祖国,忠诚使命,勇攀高峰”的“马兰精神”,它激励着无数人用汗水与牺牲,铺就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
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角度,谈谈你对“马兰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基石的理解。
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典礼分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板块,每个版块分别采用播放短片、现场访谈、情景再现、歌舞表演和朗诵等形式,描绘了震撼人心的道德“群英谱”,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举办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