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初中常见的3种元素X、Y和Z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X
Y
Z
相关
信息
其单质甲是
一种清洁能源
地壳中含量
最多的元素
其一种单质是天然
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1)甲的化学式是       
(2)ZY2可与Z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ZY,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关于X2Y 和 X3Y+两种粒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B.Y的质量分数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                D.X2Y不显电性
(4)A、B、C是由上述3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G由Ca、Y和Z 三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①G的化学式是     
②若A中不含X元素,则A的化学式是       
③若A中不含Z元素,且C→A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则C→A的化学方程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人类关注。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含有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理想的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分析氧元素与硫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
(2)写出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你有没有发现图中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请写出任意一点: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化铝是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个铝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
(2)我县地下水大多硬度较高,烧水壶内壁常常产生白色的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2个氢氧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

用以下装置进行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①用装置甲进行实验,在C和CuO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
②用装置乙进行实验,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的原因是(3) ;锥形瓶中盛放的石灰水要足量,其作用是(4)
③对于装置乙,符合其设计意图的是(5) 。(用编号表示)
A.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既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C.能测定实验中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
D.有效防止了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变化与水相关。请回答:
①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
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2)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3)
④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I. 操作a的名称是(4)
II. 三个步骤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5)
⑤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I.在 (6)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II.t1℃时,将50g固体甲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 g。
III.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由该液体得到固体甲采用的方法是(8)
IV.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变大
⑥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丙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I.蒸发前原溶液是 (10)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m的数值是 (11)
II.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12) (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