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 |
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
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 |
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抗药性基因的频率 |
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a变为b、c、d 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②诱变剂增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③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
B.没有两个感兴趣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
D.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所得植株可以显示所有感兴趣的性状 |
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组成如右表。由该细胞器参与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 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多脱氧核酸链数与含13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2n:1 | B.(2n-2):1 | C.(2n-2):2 | D.(2n-1):1 |
下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各表示以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 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B. a链中(A+ C)/(G+ 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C. 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 a链中(G +T)/(A +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