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表面的气孔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特殊结构,是气体出入植物体的主要通道。气孔能通过开闭运动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响应。请分析回答:
(1)气孔的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 过程的进行。研究表明,气孔的开闭可能与乙烯有关,乙烯是植物体产生的激素,具有 等作用。
(2)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图1所示。
①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②图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 ,且随浓度增加 。
③用浓度为 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做出以上判断的依据是 。
(3)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cPTIO(NO清除剂)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实验Ⅰ、Ⅲ结果说明,有乙烯时 ;实验Ⅳ、Ⅱ结果说明,有乙烯时,加入cPTIO后 。
②由图2所示结果可以推测 。
下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HAS)的图解,据图回答:
(1)一般情况下,良种奶牛所产生的能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往往数量不足,请举出一种可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的方法______________。
(2)基因工程中,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运载体和DNA连接酶来构建__________,实现②进入③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_,若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__技术来扩增。
(3)过程a是动物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激素等外,还要添加___________。
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根据图回答问
题:
(1)病原体注入小鼠体内后,要经过细胞处理后形成抗原—MHG复合体,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2)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脾中采集,然后以作诱导剂,使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和克隆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的特点。
(3)单克隆体的特点是。根据上图写出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的两种主要方法。
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如果要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可以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细胞培养时,要对取自转基因奶牛的组织细胞进行分离,形成单个细胞,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酶处理。
(2)形成重组细胞时应选用期的卵母细胞。
(3)如果重组细胞为贴附性细胞,则在进行原代培养时,会表现出
和等特点。
(4)图中犊牛并不是对体细胞核供体母牛100%的复制、其原因主要有和。
(5)上图中所示的生物技术整体被称为。其包括的具体生物技术有、等。转基因奶牛的克隆成功,说明了动物______具有全能性。
(每空1分,共12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 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a |
b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c不移动 |
d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e向左移 |
f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②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而释放的CO2为9 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倍。
(每空1分,共8分) 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二中遗传特性与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填标号)
(2)图一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标号)。
图一细胞可能是细胞。
(3)图一中分解葡萄糖的结构是________(填标号),与丙酮酸进一步反应相关的酶分布于________(填标号)。
(4)图二中能够合成葡萄糖的结构是________(填标号)。
(5)图二细胞能否用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