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显然,它比仅仅使用降水量或蒸发量反映一地水分的干湿状况更加确切。
材料二 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干湿状况图
(1)描述甘肃省中部地区(图中方框内区域)干燥度的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2)河西走廊的西瓜以质量优而闻名。简述当地西瓜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农民一般常在西瓜田里铺上一些碎石块,请你分析其原因。(6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园林建筑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园林建筑多用重檐,显得纷繁华贵,壮观而瑰丽;建筑色彩浓重,红黄为主色调,引人亢奋,并配以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园林形成富贵尊荣、庄严雄浑的特色。
南方园林建筑类型丰富,色彩以黑白为主调,粉墙、青瓦、栗柱、灰石和素淡的花木山水景观的色彩和光影诸艺术的表现,极其丰富和谐,景观具有素净、淡雅、柔和之美。
(1)形成我国南北园林建筑明显差异的原因何在?
(2)讨论南北方还有什么差异。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形区为________。
(2)图示地形区与周围区域的边界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明确的或模糊的)。
(3)图示地形区中的河流属于________(内流河或外流河)。
(4)图示地形区河流短小、多季节性河流等自然特征的形成反映了区域的________性。
(5)图示区域在自然特征上与华北平原差异较大,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双选)
A.地形 | B.气候 | C.海陆分布 | D.大气环流 |
2008年奥运会,中国又一次利用文化征服了世界,其中民居就是一种展示。下列四幅民居图为几种典型代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表示北方民居的是____,表示南方民居的是____。
(2)依据B图,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怎样的?
(3)图中各地区与对应的典型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A.A一一春小麦 | B.B一一甜菜 | C.C一一水稻 | D.D——小麦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庐山小天池有“文雨不溢,文旱不涸”的特点,甲、乙两图,能表示“文雨不溢”的是__________,能表示“文旱不涸”的是__________。
(3)河流与地下水相通,地下水是河流________的补给水源,水量补给的数量________。
(4)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__________。
(5)有关图中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潜水水位的变化幅度一般小于河流水位变化幅度 |
B.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河流一般没有水位变化 |
C.地下水与地表水可以互补,所以地下水取之不竭 |
D.潜水与河流水的更新周期都不长,均属于动态水资源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下水分布区看,A处为______区;从埋藏条件看,A处地下水为______,C、D两处为______水。
(2)图中井水能自动喷出地表的是______井,可能成为干井的是______井,水质好,不易污染的是______井。
(3)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
(4)如果A处自然条件遭到破坏,可能引起的变化是______。
(5)如果在C、D等承压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