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少量铁的氧化物的氧化铜制取氯化铜晶体(CuCl2xH2O)。有如下操作:
已知:在pH为4~5时,Fe3+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而此时Cu2+却几乎不水解。
(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Fe3+、Fe2+、Cu2+。检验溶液A中Fe2+的最佳试剂为_____(填编号,下同)。
①KMnO4 ②(NH4)2S ③NaOH ④ KSCN
(2)氧化剂可选用_________。①Cl2 ②KMnO4 ③HNO3 ④H2O2
(3)要得到较纯的产品,试剂可选用_______________。①NaOH ②FeO ③CuO ④Cu2(OH)2CO3
(4)从滤液经过结晶得到氯化铜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按实验先后顺序选填编号)。
①过滤 ②蒸发浓缩 ③蒸发至干 ④冷却
(5)欲测定溶液A中的Fe2+的浓度,实验前,首先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药匙、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_,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6)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H2O)中的x值,某学生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称取mg晶体灼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无水CuCl2的质量为n1g
方案二:称取mg晶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n2g。
试评价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据此计算得x=_________(用含m、n1或n2的代数式表示)。
物质A~I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的条件和产物没有全部标出),其中A、B、C、I为金属单质,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甲、乙、丙为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写出气体甲在气体乙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反应③所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物质D中阳离子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胃酸过多是常见的胃病之一,下面是甲、乙两种常见胃药的性质摘要。
甲:①白色结晶状粉末,受热可缓慢分解,焰色反应为黄色。②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但是属于盐类。③遇酸及酸性药物则产生CO2。④胃酸过多患者服用多见胃胀气,甚至有引起胃溃疡穿孔的危险。
乙:①与胃酸发生中和作用缓慢而持久,可维持3到4小时。②凝胶本身覆盖于溃疡面上具有保护作用。③可溶于稀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④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请你推测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填化学式),其俗名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中主要成分引起胃胀气(生成CO2 )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填化学式),加热时,可以分
解为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乙中的主要成分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盐酸和氢氧
化钠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下列物质:① Na② Cl2③Ca(ClO)2④ Fe2O3⑤次氯酸⑥ Al(OH)3⑦Na2O ⑧ SiO2
(1)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以下同),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酸的是 _____ 。
(2)写出Ca(ClO)2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3)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反应中, 是氧化剂。
(4)上述一定量的Na与H2O反应后,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2.24L,反应后的溶液体积为200mL,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氯气是一种 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若贮有氯气的钢瓶损坏,造成氯气泄露,在场人员除了采取有效措施外,其他人员应____________(选字母)。
A、向低洼处转移 B、向地势高处转移
(2)装置中通入Cl2后,集气瓶 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无变化,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上述装置烧杯中盛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Fe在Cl2中燃烧,生成棕红色的烟,要检验其溶液中是否存在Fe3+,可向其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先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结果观察不到此现象,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工业上从废铅酸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32—(aq)PbCO3(s)+SO42—(aq)。
Ksp (PbCO3)=1.5×10-13,Ksp (PbSO4)=1.8×10-8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1)计算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加入足量NaHCO3溶液也可实现该转化,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全部为2PbCO3·Pb(OH)2;
假设二:全部为PbCO3;
假设三:2PbCO3·Pb(OH)2和PbCO3的混合物
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然后将样品加热分解,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
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样品全部是2PbCO3·Pb(OH)2 |
①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②如果不同意,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