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材料表明孙中山主张

A.用改良的方法改造中国 B.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C.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排斥西欧国家,向日本学习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道:“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实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的心和血。”此语评论的是

A B C D

新文化运动时期,美国学者杜威、英国学者罗素来华宣扬实验主义、改良主义,此外,在当时的中国还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以及教育兴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改造社会主义的种种主张,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 是在百家争鸣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 B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C受到美英等国的干扰 D 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

《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A.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彰显了冒险精神 D.体现了启蒙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