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他们”,是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人,世界各国对“他们”的称呼发音几乎一模一样。“他们”,很多时候是我们背后的关怀与唠叨,也是我们曾经想摆脱的牵挂。“他们”,是我们容易忽视的等待,也会是有一天是我们再也见不到的想念。越长大,离“他们”越来越远,我们却一直常驻在“他们”的心里!趁有生之年,对“他们”好一点!
材料二:近期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经过六个多月的寻找和推选,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11位少年荣获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称号,谢宇慧、于统帅等21位少年荣获“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称号。灾难来临时,他们勇敢面对;父母生病,他们悉心照顾,他们用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回报父母家人,他们用稚嫩的肩膀为不幸的家人撑起希望的蓝天。
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他们”是谁?(1分)  
答:                                                                            
(2)为什么要开展“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
答:                                                                           
                                                                              
                                                                             
(3)你也可以是“最美孝心少年”,你觉得现实生活中该如何去做?
答: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4月1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国家版权局在北京共同启动了“绿书签行动2013”,从4月1日至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展了系列公益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我国著名青年钢琴家郎朗受邀担任绿书签形象大使,发表“拒绝盗版,拥抱梦想”的倡议。
对此,某中学积极响应,准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请你也积极参加,并认真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假如学校要办一期黑板报进行宣传,请你设计几个栏目,并作简要介绍。
(3)假如你是主编,由你来拟定黑板报的编者按,在编者按中你会运用哪些知识?
(4)请谈一谈此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七年级学生小杨突发奇想,要用废品造一双“高级鞋”。经过半年多的琢磨,小杨用手机废电池、旧弹簧、旧按摩器等发明了多功能保健鞋,并获得国家专利,有商家曾出价90万元买这项专利,遭小杨及家人谢绝。可最近他发现,某市一家贸易公司在网上销售这种保健鞋,而且专利号都和他的专利一致,通过多次取证,小杨的父亲起诉了这家贸易公司。法院最后裁决:贸易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18万元。
本案中,小杨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他是怎样维权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对这项权利的保护?

2013年4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接到《新华字典》出版方商务印书馆举报,反映云南省保山市、临沧市一些地方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形式向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发放盗版《新华字典》。目前,该地已将所有盗版字典“召回”并封存,并对参与采购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启动了问责程序。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是没办法的事,只能自认倒霉
B.应该严惩盗版者,而采购者不应负责
C.只要没有印刷错误,价格又便宜,买盗版也无妨
D.被侵权者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家也要加大对侵犯他人智力成果行为打击的力度

孙某早年丧偶,有一子一女和年迈的老母亲。儿子孙晓明在外地工作,女儿孙晓红住在单位公房里。孙某有3间私房,5万元存款,一辆小汽车。孙某死后,他的著作出版了,有1万元的稿费。孙某的老母亲、孙晓明与孙晓红因遗产继承发生了纠纷。孙某的弟弟孙清也提出了继承的要求。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分配孙某的遗产?请分析原因。

党的十八大代表何桂琴出生在宁夏固原市三营镇一个偏远山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宽裕,母亲经常拉着成绩优异的她去亲戚家借学费,“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就在她心里扎下了根。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命运因为知识而得到了改变,所以我选择做一名人民教师,用知识去改变更多山里孩子的命运。”
每当有学生哭着说要退学的时候,何桂琴就很心疼。她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和家长,一次次用自己的工资解学生的燃眉之急。
(1)何桂琴一次次资助贫困学生,是为了维护这些学生的哪项权利?
(2)说说你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