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党的十八大代表何桂琴出生在宁夏固原市三营镇一个偏远山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宽裕,母亲经常拉着成绩优异的她去亲戚家借学费,“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就在她心里扎下了根。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命运因为知识而得到了改变,所以我选择做一名人民教师,用知识去改变更多山里孩子的命运。”
每当有学生哭着说要退学的时候,何桂琴就很心疼。她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和家长,一次次用自己的工资解学生的燃眉之急。
(1)何桂琴一次次资助贫困学生,是为了维护这些学生的哪项权利?
(2)说说你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2月14日上午,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并转交胡锦涛主席的亲署信。习近平说,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我们两国利益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做朋友、做伙伴,是中美双方唯一正确的选项。
材料二: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翟隽于2012年2月17日至18日访问叙利亚。 翟隽表示,中方一直密切关注叙局势发展,对叙危机不断升级、导致平民伤亡、影响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深感忧虑。中方强烈敦促叙政府和各政治派别立即、全面停止所有暴力活动,立即开启不附带先决条件的包容性政治对话,协商全面政治改革方案及机制。中方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为政治解决叙危机所作的斡旋努力,呼吁有关各方在阿盟框架内、以阿盟有关政治解决方案为基础,加强沟通协商,共同致力于叙危机的和平、妥善解决。
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就当前的国际形势开展“加强国际交流,构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大讨论。针对一些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1)在当今国际社会,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其关系如何?(6分)
(2)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中国应该怎样为构建和谐世界所做出自己的努力?
(3)天于兴亡,匹夫有责。请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或口号,向人们传达祈求共创和谐世界的愿望。

材料一:“十一”期间,我国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要持之以恒,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请你列举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采取的措施(至少两项)。
(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颁奖。
看了上述新闻后,某校九年级(3)班全体师生以“珍惜受教育机会,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环节一:思想“会”剖析
他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小玲在上完初一就缀学在家,帮父母做生意。小玲认为受教育是自己的权利,上不上学是自己的事。
(1)如果请你针对小玲及其父母的言行作评论性发言,你会如何说?
活动环节二:时政“巧”解读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要从制度上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和空间,鼓励他们走出科研院所创业,特别是创办科技型企业,让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和促进科研成果、创新产品、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2)我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要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你应当从哪些方面努力?(4分)
活动环节三:调查“精”分析
王同学所在的思想品德兴趣学习小组,展开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所做的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
据调查,目前我市一些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还比较弱。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只要能赚钱就行,管他技术是谁创造发明的……”
(4)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对企业老板想说的话?(2分)

材料:从国际性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到2010年的两会,“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词汇,低碳生活简单地说就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也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低碳正在渗透到百姓生活、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我们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改变着固有的生活习惯,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1)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过低碳生活合乎我国正在实施的什么国策和战略?
(2)提倡“低碳”有什么现实意义?(至少写出3个方面
(3)你有哪些过“低碳生活”的窍门,请亮出来供大家交流。

学生安全问题始终牵动着全社会每个人的心,我市一位记者针对中学生安全教育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镜头一朝阳路上,两个中学生骑着自行车逆行在非机动车道上,在车流中躲躲闪闪。
镜头二通灌路上的一个公交车站前,两个学生在追逐打闹,险些被一辆电动车撞倒。
镜头三解放路的路中央有一个雪碧瓶,一个学生冲上前去将其踢至路边,路边等待的三个学生便把瓶子当做足球踢来踢去,丝毫不理会身边过往的机动车辆。
(1)以上是记者随机捕捉的几个镜头,这些镜头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记者针对中学生安全教育的状况对某校作了进一步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安全知识的来源主要有学校、家庭、媒体、书籍,所占比例分别是55%、30%、10%、5%;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
(2)请你就中学生安全知识的来源这一问题,设计一个调查统计表。你在学校参加过哪些安全教育活动?请写出两例。
(3)为了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三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