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图中的 ,为了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注意 。
(2)若某外生物入侵该区,其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该生物第二十年出生率 (填“大于”,“小于”,“等于”)死亡率,该外生物增长曲线呈 型。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为 。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5)为缓解人口增长带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下图为某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每空2分共8分)
(1)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丙细胞内有______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3)甲细胞在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可遗传变异,其变异来源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已知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但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有人从3种生物中提取出核酸,经分析它们的碱基比例见下表:
生物 |
A |
G |
U |
T |
C |
甲 |
25 |
24 |
— |
33 |
19 |
乙 |
23 |
24 |
27 |
— |
25 |
丙 |
31 |
19 |
— |
31 |
19 |
这表明________的核酸是RNA,______的核酸是DNA;从碱基比例看,双链DNA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现有从生物体内提取的一个DNA分子(称第一代)和标记放射性同位素3H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要在实验室里合成新的DNA分子:
(1)除上述的几种物质外,还必须在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下,才能合成第二代的DNA.
(2)第二代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_条含3H的脱氧核苷酸链,它们之间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3)已知第一代DNA分子中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35%,那么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二代需_________个腺嘌泠脱氧核苷酸。
(4)在第五代的全部DNA分子中,有________条不含3H的单链,占全部DNA分子单链
的___ _____。
(5)下列是两种脱氧核苷酸之间靠氢键相连,其中正确的是 ( )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1)实验材料和用具: ①新鲜的玉米粒②烧杯③记号笔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⑤清水⑥量筒⑦红墨水
(2)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记号笔标上A和B. 。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两个烧杯中玉米粒的着色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呼吸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括号内:
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
②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__________阶段。
(3)图中A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E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 。
(4)氧气充足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在无氧情况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④_______;⑤_______;
(2)C和D的化学过程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