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淮安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2013年全市各项工作,客观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了2014年工作目标和任务,全力推动淮安在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我区某校九(1)班同学看了新闻报道后,群情激昂,在思想品德老师指导下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我探究】
会议指出,一年来,全市人民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和省委、省政府拓展发展内涵、提升发展标杆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宏观环境,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以市为单位达到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指标要求,比省定时间提前4年。
(1)近年来,淮安市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关注】
针对2014年工作,会议要求全市人民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要求,确保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要求,努力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2)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把“努力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作为工作目标?
【我参与】
会议指出,近年来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遭遇了民生方面的瓶颈,而且民生问题解决缓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会后,我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会议号召,纷纷开通微博和公布E-mail,向广大人民群众和网民征集议案和提案,寻求解决办法。
你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2分)请写出你希望人大代表帮助解决的两个民生方面的问题。
【我行动】
会议号召全市人民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为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座谈会上,同学们一致认为:淮安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在全面建设小康淮安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责无旁贷!
(4)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全面建设小康淮安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努力?
李明和王可在计算机课上为争座位闹矛盾而大打出手。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是清朝宰相张英写信让其母不为造房与邻居争地所做后邻居大受感动,也做出让步。两家互让的地方,后人称之为“六尺巷”。
(1)张英所写的这首诗反映了一个什么道理?
(2)听完班主任对这首诗及相关故事的介绍,同学们会有什么反应?把你的猜想写出来。
中考临近了,作为人生的重要博弈时期,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它。那么,中考需要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呢?现在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考试焦虑了。2014年3月22日,某校举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具有严重的考试焦虑,他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三分之二的学生一听到考试就紧张。
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考试焦虑现象,走好未来人生道路。该校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老师组织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项目。
同学小霞说:每到考试前,我总是在问自己,这次考试我会不会像以前那样失败?考得不好会怎样?想到这些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焦虑起来。
(1)请你从树立正确考试观念的角度帮助小霞同学走出困境。
(2)在一次讨论中,一部分同学认为考试焦虑利大于弊,另一部分同学认为考试焦虑弊大于利。而小东同学却认为:考试焦虑是一柄双刃剑。你赞同小东同学的观点吗?请你说明理由。
(3)中考是你实现理想的一次考验,你准备怎样做?
歌曲《童年》中唱到:“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1)歌曲中的主人公有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歌曲中的习惯会给他的学习带来那些影响?
(2)你是怎样利用时间的?
(3)请把你的好的学习方法向他介绍一下,帮帮他。
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某部指挥员李云龙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强大的敌人,李云龙毫不畏惧、敢于亮剑。他所带领的部队敢打硬仗,敢同比自己力量强数十倍的敌军过招,并取得了一次次重大胜利。李云龙及其所率部队的这种精神被人们誉为亮剑精神。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几个身边竞争的例子。
(2)亮剑精神让我们懂得了哪些道理?
(3)竞争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竞争呢?
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了,杨阳又是全校第一名,这已经是连续三次得到学校的奖励了,他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谈到:“其实跟同学交流也会帮助自己进步。”在全校第一名的光环中,杨阳却依然谦逊而淡然,他几次提到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同桌,他以684分取得了全省理科第三名,两人相差仅6分。”在他出现以后,我们两个可以说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也是互相促进的最佳搭档。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杨阳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
(3)竞争有道。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试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