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淮安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2013年全市各项工作,客观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了2014年工作目标和任务,全力推动淮安在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我区某校九(1)班同学看了新闻报道后,群情激昂,在思想品德老师指导下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我探究】
会议指出,一年来,全市人民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和省委、省政府拓展发展内涵、提升发展标杆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宏观环境,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以市为单位达到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指标要求,比省定时间提前4年。
(1)近年来,淮安市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关注】
针对2014年工作,会议要求全市人民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要求,确保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要求,努力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2)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把“努力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作为工作目标?
【我参与】
会议指出,近年来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遭遇了民生方面的瓶颈,而且民生问题解决缓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会后,我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会议号召,纷纷开通微博和公布E-mail,向广大人民群众和网民征集议案和提案,寻求解决办法。
你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2分)请写出你希望人大代表帮助解决的两个民生方面的问题。
【我行动】
会议号召全市人民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为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座谈会上,同学们一致认为:淮安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在全面建设小康淮安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责无旁贷!
(4)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全面建设小康淮安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努力?
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10年。10年来,《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展现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其中既有钱学森、朱光亚、袁隆平、季羡林等著名科学家、学者,也有徐本禹、丛飞、王顺友、谢延信、孟祥斌等普通百姓、军人等。
(1)《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请你谈谈举办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
(2)《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展现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他们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请你列举他们身上体现的美德或精神。(至少三方面)
(3)某校九年级二班同学在观看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后,开展了“寻找身边的感动”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父母、老师、同学曾经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令你感动的人或事,记录自己的成长。(字数要求50字左左右,注意回答本题不能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入世10年来,我国向世界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 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1万亿元增至近40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对外贸易额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位;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超过20%……
(1)入世1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试举两例)
(2)这份“骄人”的成绩单说明了什么?
(3)有人说“中国对外贸易额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位”,说明我国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这种说法对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2012年4月29日小清河正式通航,并在五一节假期开始向市民开放。市民可以在东环码头或五柳岛码头购票乘船游览小清河美丽景色,济南市民又多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还居民碧水蓝天,济南市政府于2007年底对小清河进行综合治理。总投资86亿元,是济南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效益最长远的公益性民生项目。企业和广大群众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与以往拆迁相比,小清河拆迁特别强调的是民生优先,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目前,小清河综合治理改造工程中部分居民喜迁新居,实现顺利回迁。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2012年4月济南市委、市政府发出“建设美丽泉城”号召,作为泉城小公民,你能为建设美丽泉城做些什么呢?
初二学生刘某,家庭条件优越,父母亲友对他呵护备至。刚上初一时,他学习还算努力,可是后来他因贪玩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竟然在期末考试中作弊,被发现后,老师严厉地批评教育了他。但他不思悔改,还结识了一些社会青年,学会了吸烟喝酒,父母和老师苦心劝告,他都置若罔闻。为了玩网络游戏,刘某开始旷课,偷东西,最后竟然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受到刑事处罚。
(1)请列举发生在你身边的不珍惜顺境的实例。(请至少列举两例)
(2)刘某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哪些道理?(1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2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2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党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这一历史性决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朝“三步走“战略的哪一步目标迈进(并写出具体内容)?
(3)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生产力。”
材料二:当前我国面临诸多矛盾,如政治体制、经济转型、民生问题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进行考察时强调不改革只会是死路一条。最近《人民日报》也提出,宁可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4)当前我国面临诸多矛盾,反映我国正处在什么阶段?这阶段主要矛盾是什么?
(5)请谈谈你对“宁可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改革的危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