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有关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依据下图“十一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的部分情况揭示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引导外资投向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②鼓励外资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做贡献
③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与外资合作   ④降低外资在第三产业和东部地区的投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以来,山东省把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作为实现新跨越的突破口,加快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3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1)将下列企业和政府在黄河三角洲开发中的做法的经济学依据填写在空格内。

案例
经济学依据
甲乙企业都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型企业,它们进行资产重组,合并新组建企业集团,依靠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

某市政府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机遇,在加大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和渔业畜牧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省政府成立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通过咨询委员会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重大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开展科学论证,提出建议意见。
(2)说明专家咨询参与民主决策对政府正确行使职能的作用。
材料三 2009年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应当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要成为实现山东新跨越的突破口。在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中,要根据科学务实、积极作为的工作基调,既要努力探寻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思路体制机制保障,又要着力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实现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3)上述要求是如何体现整体和部分、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者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全球焦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影响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三(2)班的同学以“气候变化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气候与经济
多变的气候对社会经济各层面的影响也日渐深远,气象因素正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巨大力量。极端气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首先对农业生产力可能会造成影响,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商品化上可能下降5%到10%。专家认为,气候变暖与经济发展将导致能源消费与供给结构性矛盾加剧,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将受到影响。此外,全球性高温的持续,将刺激中国的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给电力供应带来严峻的挑战。近百年来,中国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0多亿元。
(1)同学们就气候变化给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
信息二:气候与政治
气候变化给全球各地的政治局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本来就脆弱的国家和地区。持续快速恶化的环境加大了政治和经济压力,导致某些国家国内关系高度紧张;北极地区也成为各国争夺领土和资源的新战场。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此刊发文章说:气候变化可能引起政治动荡及国际争端。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把达尔富尔冲突同全球变暖联系在了一起,尽管专家对于把达尔富尔问题同气候变化直接联系起来持谨慎态度,但是他们表示,东非地区的迅速沙漠化从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加快。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到各国利益。请你结合信息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3)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深深体会到气候变暖其实与我们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探讨我们青少年能为应对气候变暖做些什么。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的焦
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减缓和适应并重、公约和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转让、全民参与和广泛国际合作六项基本原则。
材料二: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必须通过全球的广泛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中国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开展和参与一切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政府引导、企业参加和公众自愿行动的社会氛围,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的全球环境意识。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面对气候变化,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要做出怎样的努力?
(2)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说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所提出基本原则的哲学依据。
(3)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张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哪些相关理论?

小岗村沈浩书记任职近6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同是扎根基层,大学生村官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以沈浩为榜样,争做沈浩式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这告诉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把个人和社会统一起来②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是不可取的③没有艰苦的工作条件就难以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④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09年9月29日,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习,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表彰近年来各条战线上涌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南京城南社区党委书记周晓红等人因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而受到表彰。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①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要自觉投身到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实践中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