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

A.大气降水 B.永久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冰雪融水

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004年1月美国“机遇号”抵达了火星表面,表明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经能够离开(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在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搭起一座“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水,形成“湖泊”;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用喷水壶往“小山”上洒水,模拟降水,观察盒子内水面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河流 B.沙滩
C.沼泽 D.岩石

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