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这一系列史实说明

A.抗日战争使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等中国
B.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D.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清末状元张謇说:“马关约成,国势日蹙,私忧窃叹,以为政府不足责,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然非先兴实业,则教育无以资措手。”这说明张謇的核心主张是

A.教育救国 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强 D.罪责政府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

A.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 B.湖北军政府继承太平天国未竞事业
C.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目的相同 D.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

乾隆时期来华的马戛尔尼曾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因为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导致中华帝国“破败不堪”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封建制度衰落,落后于世界潮流 B.清朝政治腐败,军备废驰
C.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 D.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