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
1912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 B.作者态度相对保守 |
C.当时女性盲目崇洋 | D.上海服装质地优良 |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 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
C.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
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 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
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 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 |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 D.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
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
A.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 |
B.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 |
C.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 |
D.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