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两张吸水纸,将相同数量的小麦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如下表:(共11分)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吸水纸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数日后种子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1)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 ,当然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另外的两种环境条件,分别是 和 。
(2)种子的萌发除了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即胚必须是完整的,而且是 的.
(3)若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上表 中的 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根据上表中记录的情况,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 (填“没有” 或“有”)影响。
(4)把萌发的小麦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小麦植株.发育成小麦植株茎和叶的是小麦种子结构中的 .
(5)将已发芽的小麦继续培养,用来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某小组同学将做好标记的小麦幼根培养几天后测量发现,相邻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最大的区域是下图中的 (填写图中字母),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用放大镜观察幼根会发现此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有大量 ,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是 区。(填名称)
根据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
处理方法 |
两张餐巾纸,10粒种子,拧紧瓶盖 |
|||
两张餐巾纸,10粒种子, 加适量水, 拧紧瓶盖 |
两张餐巾纸,10粒种子, 加适量水, 拧紧瓶盖 |
两张餐巾纸,10粒种子, 加较多水, 拧紧瓶盖 |
||
橱柜 |
橱柜 |
冰箱 |
橱柜 |
|
实验结果 |
未萌发 |
萌发 |
未萌发 |
未萌发 |
(1)表中有 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 号。
(2)从该实验得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 、 和 。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能保鲜,另一瓶则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肉汤的多少
C.细菌的有无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4℃的冰箱冷藏室里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
(1)实验甲和乙形成对照实验,其中变量是 。
(2)实验设计中,甲和丙能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
(3)本实验中共有几组对照实验? 。
(4)本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
(5)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节约起见,每个烧杯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 ,理由是 。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学生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
|
|
如图为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要用黑布遮住大烧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天揭开黑布,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___________了,说明大烧杯内___________浓度增加了。
(3)将燃烧的火柴放入大烧杯内,火柴立刻熄灭,说明大烧杯内___浓度大大降低。
(4)实验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__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