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空气质量与健康的问题:
(1)某学习小组探究了教学楼的一楼和四楼的尘埃粒子含量,该小组在一楼放置了多个处理好的载玻片,其中一个载玻片测量的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由图可知,该小组运用的取样方法是                           。测得的尘埃粒子数为                      。该小组放置多个载玻片进行取样,并计算出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2)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14日,山东省环保厅官方网站公布我省10月份大气环境质量排名。泰安以16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位居全省第5位,但是PM2.5恶化幅度达到31.0%,位列全省第一,10月份PM2.5平均浓度超过100微克/立方米,月均浓度居全省17地市第10位。
PM2.5是可以进入肺部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细颗粒物本身的有毒物质可以被血液和人体组织吸收,它含有多种强致癌有机物。
造成PM2.5数值较高的原因有多种,通常而言,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是PM2.5数值最高的时间段,你认为这个时间段PM2.5数值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在PM2.5数值较高时,要避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这样建议的理由是                     。为改善我市空气质量,增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你认为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 mL唾液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 mL清水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和对照试管分别是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2号
(4)本实验用37 ℃水溶,是因为

、(6空,每空2分)探究小组用叶片进行了两个实验,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过程中的
步骤。实验后,如果将变蓝的叶片制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肉细胞中变蓝色的结构应该是
(2)如果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如何设置对照?
绿叶制造淀粉过程中能量的转变是
(3)乙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是由图中的[ ]围成的,阳光照射时,从气孔散失出来的气体有

下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步骤,加入等量的馒头,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5g
碎屑5g
馒头块5g
加入物质
2ml唾液
A
2ml唾液
处理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B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2号试管A处应加入,1与2比较探究的问题是
(2)1号试管的现象是,原因是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与3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3号试管B处的处理应为
(4)唾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是
(5)若想探究温度对唾液分解淀粉的影响,在此实验基础上,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他便把两个如右图所示的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芽。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猜想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为排除因马铃薯块大小不等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他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的马铃薯小块种在甲花盆内,将另一组的马铃薯小块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预计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
④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
⑤得出结论: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没有带芽眼。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及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进行的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的问题:
(2)做出的假设:
(3)实验制定并实施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的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如果在铁盘的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原因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将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
1
2
0
2
阴暗
10
9
8
10
8

①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对上述数据应做的处理是
②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