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__进入__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
回答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问题:
1.上图显示人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病菌过程。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病菌在巨噬细胞内被水解,此种免疫属于______免疫,其中在过程2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过程1和3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特性。
2.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它们会刺激B淋巴细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成___ __和 ______。当该菌体在体液活动时,会被相应的______消灭,该物质是由细胞器______合成的。
3.艾滋病病人发病后,常死于各种感染,原因是______。
4.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5.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预防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A.疫苗 | B.抗体 | C.抗生素 | D.抗病毒药物 |
6.人体合成的抗体有数百万种,每种抗体都能特异性地识别相应抗原,主要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不同。
7.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对人的免疫系统来说,疫苗属于物质,进入机体后可以引起反应。
(15分)下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被人体摄入后的氧化分解代谢变化关系模式图。图中字母A、B、C、D、E、F表示某些分子、原子或基团,X代表某细胞器,数字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下列物质名称:
A CDE F
2.请写出下列生理过程名称:
②③
水的产生发生在X结构的部位,产生ATP最多的是过程。
3.葡萄糖、蛋白质、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除释放能量外,还形成相同的代谢终产物______________。
4.发生脱氨基作用的过程有[ ]。
5.人体一般在______________情况下进行过程⑥⑤,获得能量;当机体供氧不充足时,物质C能氧化分解产生。
6.写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16分)回答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下图1是突触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图1的结构中,当神经冲动传到末梢时,结构1中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发生变化。结构3的化学本质是,它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的作用是。
2.结构1及其内物质的形成与细胞内的(填细胞器名称)有关。乙酰胆碱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有关。
3.图1中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的具体过程是。
4.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2示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据图可知 a线段表示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mv。
图甲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完成以下分析:
5.在图甲中,在②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次偏转。
6.如果把图甲看做一个反射弧,则(填编号)为感受器。
7.图乙中是兴奋部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这是由于造成的,其物质运输方式是。
8.若剥离出一条与蛙的小腿肌肉相连的神经,在这条神经上离肌肉6mm的A处给予刺激,小腿肌肉在4.5ms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48mm的B处给予刺激,肌肉在5.2ms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这条神经上的传导速度是。
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下列数字序号的结构名称:①;②。
2.光合作用色素主要分布于图一 [ ] 上。
3.图二所示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阶段;⑤过程叫做;要使⑥过程顺利进行,除了必须有三碳化合物外,还要物质[ A ]、物质[ B ]及多种酶的参与。
4.如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但其他条件不变,则图四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
5.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6.若给植物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请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
7.在甲图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8.图乙装置所示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
②。
9.图丙表示某绿色植物处在密闭容器中,测得的氧气变化情况。
①若密闭容器中温度等其他条件都适宜,光照强度从0逐渐增加到T(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为1秒),则图中点所对应的那一秒密闭容器中气体量最少。
②若在不同温度下,光照强度都为T时,图丙中P点、R点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10℃ |
20℃ |
30℃ |
|
P点 |
10mg/h |
20mg/h |
40mg/h |
R点 |
20mg/h |
30mg/h |
50mg/h |
则在20℃条件下,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T条件下,lh总共制造葡萄糖mg。如果一天中让该植物12h处在光照强度为T条件下,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光照时的温度为30℃,黑暗时的温度为10℃,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mg。
下图甲是某高等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乙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A.玉米的叶肉细胞 | B.酵母菌 | C.蓝藻 | D.洋葱根的分生区 |
2.图丙示细胞膜结构,其中A表示。细胞吸水膨胀时, A的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结构上具有的特点。
3.某物质通过细胞膜需要B参与才能完成,可判断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
4.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 I—进入海带细胞的速率和相关条件的关系的是。
5.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丁所示,丁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依次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