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妈妈是国有企业工人,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靠种地获得收入,表姐是某外企的高管,年薪25万。材料中小强的妈妈、爷爷奶奶、表姐的收入分别是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
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 |
C.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
D.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
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11年5月29日至6月11日举行。这是在我国颁布《物质文化遗产法》之后第一个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重大国际节会活动。我国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 )
①有利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②因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迸具有重要意义
③因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假如你要写一篇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小论文,可以运用以下观点 ( )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对文化遗产要挖掘、开发和利用
③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规划纲要指出要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坚决抵制低俗之风。这是因为 ( )
A.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
B.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西方人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说明 ( )
A.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无关 |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
2011年7月29新华网载文指出,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紧迫性,并面临诸多不安全因素。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将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
①2011年2月23至28日,应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的邀请,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经贸考察团在台湾进行了为期6天的参访。
②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O级大地震
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
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