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呈蓝色。某同学进行如下图的实验,将左铁棒的上、下两端各联上一锌片,而在右铁棒中段联上一铜片(如图1),并将它们同时静置于含有K3[Fe(CN)6]及酚酞的混合胶质溶液中。经一段时间后,发现图中的甲、乙、丙、丁、戊、己等六区均有变化(如图2)。下列关于各区变化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区呈现蓝色 | B.乙区呈现红色 |
| C.戊区产生Cu2+离子 | D.丁区产生Fe3+离子 |
阴离子
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a g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mol |
B. mol |
C. mol |
D. mo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 |
| 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微粒半径相同 |
| 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
| D.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
下列比较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元素金属性Na>Mg>Al | B.热稳定性H2S<H2Se<HCl |
| C.酸性H3PO3<H2SO4<HClO4 | D.原子半径Mg>Na>H |
下列对铯及其化合物的预测正确的是()
| A.铯的熔点很高 | B.在自然界中,铯能以游离态存在 |
| C.氯化铯易溶于水 | D.铯只有一种氧化物Cs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 |
| B.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才存在化学键 () |
|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
|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金属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