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呈蓝色。某同学进行如下图的实验,将左铁棒的上、下两端各联上一锌片,而在右铁棒中段联上一铜片(如图1),并将它们同时静置于含有K3[Fe(CN)6]及酚酞的混合胶质溶液中。经一段时间后,发现图中的甲、乙、丙、丁、戊、己等六区均有变化(如图2)。下列关于各区变化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区呈现蓝色 | B.乙区呈现红色 |
C.戊区产生Cu2+离子 | D.丁区产生Fe3+离子 |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
B. |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
C. | 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D. |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
产生气泡 |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R |
||
X |
T |
Z |
Q |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醋酸中:c(H+)=4.0mol•L-1 |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 |
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 |
D.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 |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
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 |
D.用 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