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学习小组想描绘标有“4V、2W”的小灯泡的U—I图象,除导线和开关外还备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1Ω)
B.电流表(量程3.0A,内阻约为0.2Ω)
C.电压表(量程5.0V,内阻约为5kΩ)
D.电压表(量程15.0V,内阻约为15kΩ)
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0Ω,额定电流100m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1.0A)
G.电源(电动势为6.0V,内阻约为1.5Ω)
(1)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只需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2)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成实验所需的电路(有两根导线已经接好)。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最 端。(填“左”或“右”)
(3)经过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U/V |
0 |
0.4 |
0.8/ |
1.2 |
1.6 |
2.0 |
2.4 |
2. 8 |
3.2 |
3.6 |
4.0 |
I/A |
0 |
0.12 |
0.22 |
0.30 |
0.36 |
0.40 |
0.43 |
0.46 |
0.48 |
0.49 |
0.50 |
请在图乙中描点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4)若某干电池的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如图乙中图线a所示,那么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该干电池的两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匀变速运动规律时,获取一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的纸带,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如图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直角坐标系中,则:
(1)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打点的时间间隔取决于_______
A.交流电压的高低 | B.墨粉纸盘的大小 | C.纸带的长度 | D.交流电的频率 |
为减小实验误差,通常采取隔相同点取计数点的方法,如上述实验小组,其选取的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
(2)在第二条纸带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_______ m/s;
(3)由上述数据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10m/s2)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
(2)弹簧原长是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甲、乙两个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到达O点,此时α+β=90°,如图所示,然后保持乙的示数不变,而使α角减小,为保持结点位置不变,可采用的办法是()
A.减小甲的示数同时减小β角 |
B.增大甲的示数同时减小β角 |
C.增大甲的示数同时增大β角 |
D.减小甲的示数同时增大β角 |
某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同时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其中R为电阻箱(0∽99.9Ω),闭合开关前置于阻值最大位置,Rx未知电阻。其实验步骤如下:
断开K1、闭合K2,逐次减小电阻箱的阻值,得到多组R、I值;
依据R、I值作出如图乙所示的R—1/I图线;
断开K2、闭合K1,读出电流表示数为0.5A
根据乙图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的内阻等于未知电阻Rx等于
某学习小组在描绘标有“8.0 v,3.8 w”的小灯泡灯丝电阻的伏安特性图线时,实验室给出一块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约4KΩ)和两块电流表:A1 (量程100 mA,内阻约2Ω)和 A2 (量程0.6 A,内阻约0.3Ω),则选择电流表进行试验测量。甲、乙两同学利用电压表和选定的电流表采用不同的连接电路测出相应的电压和电流描绘出的伏安特性图线如下图①、②所示,则图线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