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表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
R&D经费支出(亿元) |
4616 |
5802 |
7063 |
8687 |
10240 |
||||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
314045 |
340903 |
401513 |
473104 |
519322 |
||||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
1.47 |
1.70 |
1.76 |
1.84 |
1.97 |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三 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嫦娥”工程是我国发射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对引领中国科技和文化不断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采取以上措施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图1 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
表2 中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支出和部分服务需求情况
年份 |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
2008年 |
0.76 |
1370 |
2010年 |
1.11 |
1530 |
2020年 |
7.0 |
2100 |
材料二国务院提出: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要加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的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再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的重要性。
(3)结合材料二,说明解决“老有所养”这一社会问题,政府应该如何履行其职能。
这是一个“微公益”的时代。微公益之“微”,一是指微博上发起的公益活动,二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作为爱心平台,微公益致力于将求助者、爱心网友、公益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从认证用户发掘求助项目、“爱心团”甄别信息真伪,到公益机构介入实质救助、网友参与提升项目影响力,几乎所有的微博用户都有机会以个人身份,亲身参与到微公益项目中来,通过全民力量打造一条从项目发起、信息核实到实际救助的完整生态链,以高效、便捷、透明的运作机制,启动了一个“全民公益”时代。
对于微公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博友认为,微公益的最大魅力是自由,轻轻一点鼠标可以传播消息,也可以对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有的博友却认为微公益最大的漏洞也是自由,有人打着公益事业的旗号非法牟利中饱私囊。
专家指出,微公益目前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面临的瓶颈问题是:一些民间自发成立的微公益项目缺乏监管,容易迷失方向;微公益项目缺乏企业组织和社会机构参与运作,将难以持久。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微公益的运作流程。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微公益的最大魅力是自由,最大的漏洞也是自由。”
(3)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解决微公益发展瓶颈问题的建议。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史称“54宪法”。这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全面确立。现行的“82年宪法”具体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六十年,新起点。我们应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自信,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如何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2)简要说明我们应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自信的理由。
A【经济学常识】
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史,对于市场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价值规律理论,论证市场经济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有人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发展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请你评析此观点。
材料一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图3
注:2013年,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中国为11.5%,世界平均水平约为20%。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为贸易顺差,反之为贸易逆差。
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分类表
图4
注: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日趋知识化、技术化和资本化。运输旅游和建筑属于传统服务贸易;其余主要为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贸易。
材料二今后,我们应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我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服务”和“中国制造”双轮驱动,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价值增值能力,打造对外贸易升级版。某网站就如何提高我国服务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调查,以下为四位网友的观点:
甲:“应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减少碳排放。”
乙:“要加大财政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投入。”
丙:“可以提高服务贸易进口关税,降低服务贸易出口关税。”
丁:“需逐步降低金融、文化等领域的外资和民资的准入门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2)你赞同哪几位网友关于“如何提高我国服务国际竞争力”的观点?请分别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