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乙是甲的电解池进行电解时的某个量(纵坐标x)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各电解池都用石墨作电极,不考虑电解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对电极反应的影响),则x表示( )
A.各电解池析出气体体积总数的变化 |
B.各电解池阳极质量的增加 |
C.各电解池阴极质量的增加 |
D.各电极上放电的离子总数的变化 |
某透明溶液中加铝放出氢气,则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Br-、Cl-、SO42- | B.SCN-、Fe3+、Cl-、K+ |
C.K+、Cu2+、SO42-、Na+ | D.Na+、ClO-、NO3-、SO42-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OH-+HCO3-=BaCO3↓+H2O |
C.氯化铝与过量氨水反应 Al3++3NH3·H2O=Al(OH)3↓+3NH4+ |
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钡的稀溶液中 CO2+OH-=HCO3- |
向下列溶液中通过量的CO2,一定产生浑浊的是
A.澄清石灰水 | B.BaCl2溶液 | C.NaAlO2溶液 | D.Na2CO3溶液 |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
A.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2 |
B.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 |
C.总溶液的质量增大,有H2放出 |
D.总溶液的质量不变,有H2放出 |
下面有关Na2CO3与NaHCO3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
B.不可用氢氧化钙鉴别两者 |
C.两溶液碱性相同时的浓度:Na2CO3>NaHCO3 |
D.与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放出气泡的快慢程度:NaHCO3>Na2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