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例句,在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两个,拟写句子。要求:以“希望”开头,在内容上能体现与人物相关的信息。
例句:黛玉,希望就是你对宝玉的无言守望,如潇湘馆前那片青青的翠竹,在你的心头摇曳到永恒。
人物:祥林嫂翠翠卡西莫多刘兰芝崔莺莺林冲
材料概括分析题
鲁迅在书写儿童时,其实也没有忘记刻画出其单纯中可能复杂的另一面。中国现代小说开山之作《狂人日记》中,鲁迅对儿童的书写就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单纯,乃至吊诡。作为狂人的“我”,却一开始就看到孩子们“脸色也都铁青”和诸种议论,再联系到死去的可能被吃(包括被“我”吃)的妹子,小说在篇末的呐喊“救救孩子”就很引人生疑。而实际上,这应当是一种绝望的呐喊,“在作品的内在逻辑中无法看到救救孩子的现实可能性。”所以,小说中,孩子一面吃人,一面也(可能)被吃。《孤独者》中的孩子命名为大良、二良(其实慢慢都不良了)有其天真的一面,但同时也是世态炎凉的风向针。在魏连殳落魄的时候,他们也不吃其东西;而魏社会地位变高的时候,他们也甘于被戏弄、趋炎附势。而文中被过继的孩子背后却也包含不纯目的,觊觎魏之遗产(老家的房子)。甚至有个很小的刚会走路的孩子对着魏学会说“杀”,恶性得以彰显。《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和“我”自然呈现出一种天性的和谐、自然与游戏玩伴互补关系,甚至王富仁以之为传统道家天人合一、和谐美满的关系。同样,宏儿和水生之间也是一种类似融洽的关系。问题在于成人世界或现实社会中的游戏规则、伦理道德却始终如影相随,不仅“我”和成年闰土无法沟通、叙旧,而且闰土对水生说,“水生,给老爷磕头。”儿童的世界也因此被感染。鲁迅其实通过这二重世界的差异来反思希望和社会改革之路。结合具体作品概括“鲁迅在书写儿童时,其实也没有忘记刻画出其单纯中可能复杂的另一面”的具体表现。
答:作者为什么说“小说在篇末的呐喊‘救救孩子’就很引人生疑”?
答:结合本文联系实际思考“少年和谐、自然,成年后无法沟通、叙旧”的原因。
答: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请以“重阳”为话题进行微写作,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语言简明、连贯,40~60字。
答:
假如你是散文大家,请将下面语段中关于水帘洞的通俗易懂的解说用诗意的语言加以描述。不得改变愿意,30字左右。
水帘洞在山的北面,洞口朝北,有城门那么大,常年有水流出。山洞很深,极难走到尽头。洞的外面啊,一条瀑布从上面流下来,就像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带子。瀑布碰到山崖上的石头,形成了雾蒙蒙的水汽,太阳一照,变幻出各种各样的颜色,美极了。
答: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位执教27年、长期坚持日读万字、日写千言的作者,收到期刊编辑的电子邮件:认真阅读了您的文章,非常激动,这是我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和编辑工作以来,见到的少有的好稿子,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语言表达,都无可挑剔。作为编辑,我愿意通过刊物把您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热爱教学热爱研究的语文教师,让更多的人受益。其中您对于崔莺莺形象的解读很有创意,挖掘出了人物形象的深层价值。您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希望与您保持长期的朋友关系。
请以该作者的身份,给编辑写一个回复。要求语言得体,针对性强,不超过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