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电影上影以来,因其直白地表现青年人对于物质的热爱和追求,引来了众多的批评。但另一方面,其电影票房却不断攀升,而今已逾7亿,遥遥领先于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简要点评。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小超过3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然后给它写导语。
中央媒体再次唱响中国农民歌会
描绘新生活讴歌新时代
导语:
在滁州再次唱响的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让全国亿万群众感受到新时代农民对生活的由衷热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景的坚定信心。作为歌会的重头戏——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主题文艺演出、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大巡游、安徽省农民画展、农民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等都受到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社11月7日播发《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唱响》、11月8日《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我的祖国>等60首歌曲被评为农民最爱》;中央电台在“中国之声”栏目中连续播出《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7号开幕》消息及录音报道《农歌会农民登台成主角》;11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举办》、《农民日报》第1版刊登摄影报道《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滁州唱响》。这些报道,充分展示了农民翻身做主的喜悦与幸福,热情赞颂农村改革的开拓与创造,激情畅想金色明天的富饶与美好。
(选自2009年11月13日《安徽商报》,稍作改编)

请用下列词语按要求组合句子。(不得增减字词)
11月4日至6日是境内外参展商家参加第四届蔬菜博览会在和县
强调“对象”:
强调“行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我们的母语汉语,如春之牡丹,夏之芙蓉,秋之海棠,冬之腊梅,令人喜爱、陶醉。尽管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村庄,尽管你的作品可能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但,有些深层次的东西仍然无法转译转达,无法获得对等理解。它们涉及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它们都被封存在母语里,对一些人会敞开,对其余人却长久缄默。我们如何使美国人懂得为什么“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作为一种衡量尺度,语言的可靠性甚至远在肤色之上。余光中问得尖锐:“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我们只能在母语中生存。一个汉语写作者,与其孜孜于让外国人说好喝彩,梦寐以求登上斯德歌尔摩的颁奖台,不如潜心倾听他生息其上的那片土地的歌哭,用母语的音符谱写一部部交响乐或者一支支小夜曲。只有对汉语具有像对母亲般的深情,才能够把握那一支族系的血脉,贴近那片土地的秘密,从而成功地记录、描绘和抒写,使自己的生命借助作品得到延长和扩大,使生存变得坚实。

某大型超市每天晚上九点停止营业,请你写一篇广播稿在晚上九点时对顾客作一下提示。要求:语言得体,亲切自然,80字左右。


下面两个表格是CCTV《东方时空》栏目关于人们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查的截取部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两个表格数据反映出的调查结论。(不超过30个字)

如果一周内不使用短信会表现出的感觉
不太适应,心里会不舒服
无所谓,不影响生活
很不适应,无法忍受
被调查人的选择所占百分比
56%
24%
20%


国家
日本
中国
韩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平均每人每天的短信量
4.5条
2.5条
2.43条
0.54条
0.23条
0.14条

调查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