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句停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欣赏下面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漫画的寓意。

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使文段语意连贯完整。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下面是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的结尾段。此段文字意蕴丰厚,读后请根据要求答题。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请你用概括性的文字为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根据《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中的三段文字,把“人的可悲”分为两类,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的可悲。
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
这一切的可悲,其本身就证明了人的伟大。它是一位伟大君主的可悲,是一个失了位的国王的可悲。

阅读下文,提取体现“我”(达尔文)写成“一篇纲要”的过程的三个关键词。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系的各种事实,也
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工作之后,我专心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写出一些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表达当时在我看来大概是确实的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