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在含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3小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该植物细胞内含有14C最多的结构可能是
A.核糖体 | B.高尔基体 | C.内质网 | D.细胞核 |
下列情形与右图中坐标曲线走势相符的是
A.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
B.人体肌细胞中ATP生成量随氧分压的变化 |
C.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
D.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细菌数目的变化 |
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
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A.b(c—18)+18a和18(b—a) | B.b(c+18)+18a和18(a + b) |
C.b(c—18)—18a和18(a—b) | D.b(c+18)—18a和18(b—a) |
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 832 |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