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
496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体色,说明生物界中存在着_______________现象。
(2)在非工业区,_____________桦尺蛾不易被鸟类发现捕食;而在工业污染的地区_____________桦尺蛾不易被鸟类发现捕食。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所以,具有普遍变异性的生物是否生存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只有适应环境具备___________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保留下来。由于生物有______________的特性,所以它们的后代基本也具有相同性状。
(3)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进化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高等植物繁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水蜜桃味美汁多,生产上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图。(请填序号)
⑵图③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生殖,其种子中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由发育而来。
⑶若要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康乃馨等花卉幼苗,生产上常利用的技术是图。(请填序号)

简答题
人们为了让喂奶的母猪代替其他母猪喂养几只小猪,往往先在这只小猪身上抹此喂奶母猪的尿液。试分析回答:
(1)喂奶母猪的尿液起到什么作用?
(2)喂奶母猪为什么能够代为喂养别的母猪生下的小猪?

资料分析
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上乱碰,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食物。经过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取食,而猴子只要尝试一次就学会了绕道取食。
(1)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的行为,都属于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动物也可以形成行为;动物越高级,_________行为越复杂,越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动物________的能力。

下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
(2)当手臂处于(一)状态时,A处于__________状态,B处于__________状态;当手臂处于(二)状态时,A处于__________状态,B处于__________状态。

右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识图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2)脱臼是由于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使[ ]从[ ]里滑脱出来造成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