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共15分)
材料一: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材料二: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不仅能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能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努力发展先进文化。
材料三:春节前夕,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的活动,采取各种形式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使许多困难群众和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
(1)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重要思想?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请回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基础工程、 重要任务各是什么?
特征:                                                               
基础工程:                                                           
重要任务:                                                           
(3)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回答具体内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政治常识 增强文化自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
(1)宪法与其他法律的这种关系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什么意义?
(3)材料二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机关?有什么权利?
(4)生活在一个法治国家,每个公民都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材料二:在丹东市的城镇街道两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地上有被丢弃的杂物、墙壁和柱子上被贴上大量的各色小广告;夏天时常有人在鸭绿江边用洗衣粉洗脏衣服……
(1)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必须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2)实施这一战略地具体要求是什么?
(3)材料二表明什么?
(4)为把丹东建设成为最美的边境城市,请你给市政府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5)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小事,我们随手可做,请你列举几例。

材料:2010年是我们祖国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在罕见的西南大旱面前,我们没有低头,在青海玉树地震中,我们没有畏惧。在历次的考验中,始终体现的是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种“永不言弃”的价值追求,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我们文化中始终没有流失的精神,一种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永远不能缺失的精神。
(1)文中画线部分所提到的“一种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2)这种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3)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这种精神在当代有哪些丰富和发展?(至少写出两种)
(5)结合实际,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实践证明,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项强国富民的经济制度,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优越性,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1)、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是什么?
(3)、在我国,公有制经济都包括哪些经济模式的经济?
(4)、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材料一: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会上宣布:“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材料二: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
(1)我国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3)材料二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机关?有什么权力?
(4)生活在一个法治国家,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怎样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